交通肇事逃逸有哪些判定标准,有什么规定

编辑:吴律师 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 发布于2024-01-05 06:41
交通肇事逃逸的判断标准为:
1、从对事发中行为人对事故的明知程度进行判断;
2、从事发后行为人的行为表现上来进行判断,审查嫌疑人是否具有逃逸的情节,也可以从嫌疑人事发时的行为表现上进行认定;
3、从对事发后行为人对现场遗留证据的态度来进行判断。法律依据: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一百零一条
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、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。
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:
1、交通肇事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;
2、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;
3、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不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。法律依据: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一百零一条
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发生重大交通事故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。
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:主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,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,逃离道事故现场的;客观上有逃离现场的行为的,那么就会被认定肇事逃逸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》第一百零一条
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发生重大交通事故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。
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》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
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:
(一)“交通肇事逃逸”,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,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,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。
友情链接: 枣庄律师 广州普法教育网 杭州婚姻律师 义乌律师网 无锡律师 杭州律师微信号 杭州法务咨询 重庆律师 淮安律师 南昌律师 郴州律师 肇庆律师 内江律师 黔东南律师 嘉峪关律师 大理律师 陕西律师 赣州律师 温州律师 仙居律师 浔阳区律师 奉新县律师 高州市律师 阜南县律师 惠安县律师 潮州律师 运城律师 临沂律师 肥东县律师